在体育与科技的交汇点上,一家老牌企业的转型之路正引发行业关注。曾经的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投资方——力帆科技,历经破产重整后,以“千里科技”之名重归市场,其背后的战略逻辑不仅是企业自救,更是一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出行领域突围的产业革命。
一、力帆的体育基因与历史困境
力帆与体育的渊源可追溯至其创始人尹明善对足球的执着。2000年收购重庆前卫寰岛红岩足球俱乐部后,尹明善以年均3亿元投入维系球队运营,甚至在2016年球队降级时仍坚持保留“重庆”地域标识,这一决策被球迷视为对城市体育精神的坚守。体育投资未能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2019年,力帆因经营不善陷入财务危机,2020年被迫破产重整。彼时,公司负债高达167.7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99%,汽车业务几近停滞。这一阶段,力帆的困境折射出传统车企在产业转型浪潮中的普遍困境:技术迭代滞后、品牌价值萎缩、资金链断裂。
二、破产重整: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折
2020年,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集团联手介入,通过资本重组与资源整合为力帆注入新生机。吉利以29.8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注入换电技术品牌“枫叶”“睿蓝”。但传统模式的局限很快显现: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22%,净利润暴跌84%。这迫使企业寻求更深层次的变革——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物印奇通过股权收购成为第二大股东及董事长,标志着战略重心转向“AI+车”。这一决策背后,既有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政策导向,也暗合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跃迁的趋势。
三、“AI+车”战略:技术重构与生态突围
更名“千里科技”并非简单的品牌焕新,而是系统性战略升级。企业从三个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1. 智能驾驶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吉利联合研发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规划五级智能驾驶方案,覆盖从L2到L5的全场景应用,计划搭载于吉利银河系列等车型。其核心技术依托旷视科技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在RLBench机器人学习平台上实现90%的任务成功率,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
2. 人机交互范式的革新:提出“超自然人机界面”概念,试图通过多模态交互(语音、手势、脑机接口)打破传统车载系统壁垒。这一方向与特斯拉的神经网络算法、小鹏的全场景语音形成差异化竞争。
3. 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设立15亿元智驾专项基金,联合两江产业基金、吉利等构建“技术-制造-资本”三角闭环。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单一企业研发投入的风险,又加速了技术商业化落地。
四、体育基因的延续与品牌价值重塑
尽管战略重心转向科技,千里科技并未完全割裂体育基因。2024年,其海外业务拓展至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摩托车业务销量创三年新高——这一板块的复苏,与东南亚摩托车赛事营销、非洲足球市场渠道建设密切相关。值得玩味的是,尹明善时代“足球反哺品牌”的策略在智能化转型中被重新诠释:通过赞助智能体育场馆、开发运动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千里科技试图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技术应用场景。
五、挑战与未来:在红海中寻找蓝海
当前转型仍面临三重挑战:其一,研发投入强度不足,2023年研发费用占比仅为头部车企的1/3;其二,品牌认知重塑需时间,消费者对“力帆”的固有印象可能稀释“千里”的科技属性;其三,智能驾驶赛道巨头环伺,特斯拉FSD、华为ADS 2.0已形成技术壁垒。但机遇同样存在:重庆市将企业列为“链主”,给予土地、税收等政策倾斜;印奇提出的“世界生成模型”若能解决长尾场景数据缺失问题,或可在特定区域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这场从体育产业参与者到智能出行主导者的蜕变,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存亡,更映射出中国制造业在AI浪潮中的转型逻辑。当足球场的欢呼声逐渐被智能工厂的机械臂运转声取代,千里科技的突围之路,或许能为传统行业提供一条“技术重构+生态整合”的转型范式。而如何在科技理性与体育激情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其品牌价值真正升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