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旗下最具专业辨识度的财经媒体平台,第一财经频道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通过地面频道、数字频道与网络直播流的立体化布局,打造出覆盖全国、触达全球的财经信息服务体系。其频道呼号为CBN(China Business Network),通过上海有线电视网络39频道实现本地覆盖,并借助Youtube、东方财经·浦东频道等渠道向国际用户传递中国财经声音。
一、频道定位与发展脉络
第一财经频道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财经媒体从地域化向专业化的转型突破。2003年7月,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与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率先打破行政壁垒,整合为全国首个跨媒体财经品牌,开创性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这种基因注定了其发展路径的独特性:
这种“电视+广播+报刊+数字平台”的四维架构,使其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财经媒体集团。
二、节目内容的生产逻辑
区别于传统财经媒体的资讯播报模式,第一财经频道建立起“信息层—分析层—服务层”的内容金字塔:
1. 基础信息层:实时市场覆盖
通过《市场零距离》《财经早班车》等栏目,每日完成对全球50余个交易所的行情追踪,特别是在A股、港股、美股交易时段设置直播窗口,形成“早-中-晚”三轮资讯冲击波。其独创的“交易场景直播”模式,将电视画面与移动端“有看投”APP深度联动,实现K线图与专家解读的同步呈现。
2. 深度分析层:专业价值输出
《公司与行业》《财经夜行线》等王牌栏目构建起差异化的内容护城河:
3. 服务延伸层:投资生态建设
从《谈股论金》的互动股评到《中国财经年会》的产业峰会,频道建立起“内容—服务—交易”的闭环生态。特别是2019年推出付费会员体系,为高净值用户提供私募路演、行业闭门会等专属权益,开创财经媒体的知识付费新模式。
三、技术驱动的传播革命
在媒体融合转型中,第一财经频道展现出前瞻性的技术布局:
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更重塑了财经信息的价值链条。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系统”,已纳入监管机构的合规管理工具库。
四、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作为中国财经媒体的标杆,第一财经频道的实践深刻影响着行业走向:
然而面对抖音、雪球等新兴平台的冲击,其仍需解决用户年轻化(目前35岁以上观众占比68%)、内容娱乐化边界等挑战。近期推出的“究竟视频”IP尝试用纪录片手法解读硬核财经话题,单期《芯片战争》获得年轻群体42%的观看占比,显示出破圈潜力。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第一财经频道用20年的探索证明:专业财经内容不仅需要深度与速度的平衡,更要构建起连接产业、资本与公众的价值网络。其从传统电视频道向数字化财经生态的进化之路,为中国专业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